新华网上海8月2日电(吴宇 卢羽晨)在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上,中国商人选送的“荣记湖丝”获得金银大奖。自此,“中国制造”便在世博会上屡获殊荣,见证了近代中国对接世界的不懈努力。
在1906年意大利世博会上,喝惯了葡萄酒、威士忌和白兰地的西方人,发现中国江苏的颐生酒不仅口感醇正,且具有保健之功用。“颐生酒”也代表中国制酒业在世博会上获得了第一块金牌。
在1915年为纪念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而举行的美国旧金山世博会上,“中国酒”更是让西方大开眼界。山东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的产品在这一届世博会上击败西方同行,荣获金质奖章和奖状,“金奖白兰地”就此得名;而贵州茅台酒在展台上故意摔瓶于地、酒香四溢而荣获金奖的故事,更是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一段佳话,茅台酒也因此成为“中国酒”的代表。
在1915年的旧金山世博会上,绣像、景泰蓝等中国传统工艺品同样“沉醉”了西方。上海知名绣家沈寿的苏绣作品《耶稣像》,用色多达100多种,耗时一年多方才完成。这件绣品荣获一等大奖,备受好评,当时就有富商愿出1.3万美元求购这幅来自东方的《耶稣像》。
旧金山世博会,后世被惯称以巴拿马世博会,成为对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一届世博会,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展品在这届世博会上共获奖1211项,在30余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创造了中国参展历届世博会获奖成绩最辉煌的一章。
据记载,张小泉剪刀、冠生园食品、天厨味精等中国驰名产品,也曾在历届世博会上博得过喝彩和奖励,这些获奖产品历经百余年考验,依然经久不衰。
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的常州梳篦,曾“梅开二度”,在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和1926年费城世博会上分别荣获银奖和金奖。制作一把常州木梳,需经历28道工序,而制作一把篦箕,则要经过多达70多道工序,世博会的奖状承认了常州梳篦作为人类一大发明,是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中国制造”的代表作。
今天,在常州梳篦博物馆里,世博会颁发的两张奖状摆放在展馆醒目处。这段历经久远依然为人记忆的历史,说明世博会对中国已不再陌生,在近代中国,世博会就曾经历过一个知名度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一件件传统气息浓郁的“中国制造”也通过世博会走向了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