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一位昔日“奴隶娃子”家庭的变迁
2009-08-05

新华网昆明8月4日电(何馨、杨跃萍)家住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城郊的刘桂英奶奶,最近心情特好,老北京病风湿病都不太犯了。

老人的大孙子今年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刚在北京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外孙也接到了南京理工北京的录取通知书。刘桂英老人有6个孙儿孙女,大的4个全部考上重点北京,还有两个小的在读中学,成绩也不错。“你们读书用功,考上北京是你们的造化。可你们要记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儿孙绕膝,年逾70的老人总爱絮叨。

老人的一生,充满坎坷。回忆往事,老人说,“我和孩子他爸,是共产党从苦水中救出来的。”

刘桂英老人出生于滇川交界处的小凉山,新中国成立前的小凉山彝族还保留着奴隶制社会形态。刘桂英的母亲是“汉根”,即被奴隶主从外地抢来的“奴隶娃子”,刘桂英一出生就是“娃子”。那时黑彝奴隶主四处掳掠奴隶,驱赶奴隶在深山开荒,种洋芋,放养山羊。“奴隶娃子”白天黑夜不停地劳作,吃的是洋芋、荞面掺野菜的稀粥,常年半饥半饱,干活稍有懈怠还遭毒打,有的还被抽筋、挖眼。

在奴隶主指令下,刘桂英和比她大12岁的丈夫结婚,两位从此相依一生。她的丈夫也是苦命的“奴隶娃子”,12岁时被土匪从老家四川盐边县掳掠到小凉山卖给奴隶主,父母在与土匪抗争中活活被打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男子北京公交车上欲纵火被制服 无人员伤亡(
    ·巩固稳控成果确保经济社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我们也想过安稳的日子”
    ·公安部督察专员首次公开选拔
    ·水电油价格改革有序推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
    ·“我们非常愤怒,也感到惭愧”
    ·卢德铭(人民英模)
    ·应对危机不能“赶数据”(声音)
    ·在新疆破获5起暴力恐怖团伙案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万余名公安民警牺牲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