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预约挂号”能医“看病难”吗? |
2009-08-08 |
|
|
李长春考察长城修复:充分利用历史资源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统计局详解"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跑赢GDP"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广东设立政府网络发言人回应网民质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工程院:行为不端者撤销院士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体罚人犯是为了搞好管理”
tujian.org
卫生部医管司公布的《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2009年10月开始,所有三级医院都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逐步提高预约挂号占门诊挂号尤其是专家门诊号的比例;必须按照物价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挂号费用和相关费用,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不增加收费项目。公立医院不得与任何社会中介机构合作开展向患者收取费用的预约挂号服务。在预约挂号时要推广采取实名制方式。(以上摘自意见稿内容)
长期以来流传这样一句话,“全国看病到北京,北京看病到协和”。扎堆导致的结果就是一票难求。一票难求的现象使得号贩子从单兵作战逐渐规模化,以至于催生出一个新的“行业”。挂号难成为看病难的第一道槛。那么,卫生部此次提出的“预约挂号”办法能否解决这一难题呢?笔者重重的画上两个问号。
首先,“预约挂号”能解决通宵达旦排长队现象吗?“预约挂号”主要是通过电话和上网预约,如果电话经常占线,患者又急着就医,担心预约号已被挂完,情急之下仍然得去医院排队挂号;有的患者为求双保险,“预约挂号”和“门诊挂号”一起来,更加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还有些边远山区的患者,连上网都不会,怎么能网上预约挂号。那么这些患者还不是继续排队买票吗?
其次,“预约挂号”能彻底消除“号贩子”吗?虽然意见中强调要采取实名制挂号,公立医院不得额外收费,不得与中介机构勾结。但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产生如果涉及到人为原因,总是利益因素在作祟。只要有挂号难的现象,只要患者有需求,只要有利可图,号贩子仍然会想法设法钻政策的空子。同时,行政部门的规定损害到医院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这部分人很可能与号贩子再度勾结。“号贩子”屡禁不止,就是因为有利益的普遍驱动,而缺乏责任风险的约束机制。
用“预约挂号”来医“看病难”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见挂号难,就提出“预约挂号”,只能治标不治本。中国“看病难”的根本原因是医疗资源少,分布不均衡。北京目前有三级医院69家,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医疗资源远远不够。为什么全国患者跑北京,因为北京的医疗条件最好,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成为就医难的另一大原因。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就医难”的问题,还应该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医疗资源,逐步改变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状况。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来看,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大二级医院、社区医院的建设,增加投入;同时,对群众进行积极的宣传教育,建立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看病思路。此外,还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来保护公民的权利,打击号贩子及与号贩子勾结的医护人员。同时,政府及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网友:少jing)
点击进入作者博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