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8月14日电(记者伍晓阳)“溜索曾经是怒江人过江的唯一交通工具,如今公路和桥梁逐渐普及,人们陆续告别了依靠溜索过江的历史。”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交通局副局长赵润泽向记者介绍,随着怒江州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溜索已经成为中国交通史上的绝唱。
怒江州位于滇西边境,以怒江大峡谷闻名于世,高山峡谷同时也造成怒江人行路的艰难。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和云岭山脉并肩耸立,独龙江、怒江、澜沧江从群山中奔流南下,形成“四山夹三江”的独特地形。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整个怒江州没有一寸公路。”赵润泽告诉记者,世代居住在怒江州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和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以前过江只能依靠溜索,如有不慎就容易跌入江中,很多人因此失去生命。
记者了解到,早先的溜索是用竹篾或藤条编制成比较粗的条索,绑缚在江两岸的溜桩或者大树上,通常一边高一边低,两条溜索交叉排列。人们过溜索时,将身体绑在带有溜槽的工具上,从高处顺势溜到江对面。为了提高安全性,解放后溜索逐渐换成了铁制的,如今怒江州仍保留的溜索都是铁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