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4日电(记者 刘菊花 樊曦 何宗渝)从洋货遍地,到世界工厂;从一穷二白,到工业大国,中国以6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工业化的历程。惊人的跨越,见证着艰难而辉煌的历程,也预示着充满希望的前景。
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工业大国
打开尘封的记忆,那是一段令人汗颜的历史:当新中国诞生之时,民族工业景象惨淡。洋火、洋灰等这些从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名称,可以说明一个国家的工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民政部酝酿出台慈善信息公开办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卫生部否认甲状腺癌与"碘过量"有关
tujian.org
中核集团总经理康日新因严重违纪被免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庆期间北京将发动80万市民参加安保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石家庄,脱“庄”的冲动与成名的浮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1949年前的100年间,中国工业发展积累下来的固定资产只有可怜的100亿元。
从三年恢复,到“一五”计划,中国工业在艰难中起步。而在此后的风雨征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工业始终站在前列,充当着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目前,中国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一个曾经连铁锅都要砸掉炼钢的国度,如今正在为无法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而“烦恼”;一个曾经的“贫油国”,崛起了一座座石油新城;一个曾把轿车当作奢侈品的国家,如今正在为扩大消费而鼓励汽车下乡……
今昔数据的对比说明一切:1949年中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不到世界的千分之一,如今粗钢产量突破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近40%。1949年中国原油产量只有12万吨,2008年将近1.9亿吨,是1949年的1500多倍。1959年中国汽车产量只有1.6万辆,而2008年逼近千万辆大关。
“中国轻工产品目前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成为许多轻工商品的国际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成为重要国际贸易集散地和供应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说,目前中国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等10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家电、皮革、家具、羽绒制品、陶瓷、自行车等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的50%以上。
中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工业大国,正在向工业强国迈进。 tuji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