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4日电(记者樊曦)2009年,中国的汽车工业注定又要写下亮丽的一笔。在4月举行的第十三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中国汽车业的龙头企业——中国一汽携解放、红旗、夏利、奔腾等22款自主车型参展,这也是中国一汽首次以自主品牌阵容亮相国际车展。
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让一汽的一举一动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曾几何时,这家奠基于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汽车巨子还只能靠“描红”式的模仿求得生存。如今,在新能源开发与应用,汽车电子、轿车发动机开发能力等方面,被誉为“我国汽车工业摇篮”的一汽已经有了与世界对接的技术水平。
伴随着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迈入第60个年头,经历近一甲子风雨的中国汽车工业也在迎来新的辉煌。尽管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在国家拉动内需的一揽子政策的助推下,今年上半年,汽车销售超过600万辆,排名世界第一。
中国,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正在进行华丽的转身,变身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汽车大国。
回望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样的汽车大国梦似乎还遥不可及。那时,在中国马路上奔驰的汽车可谓“万国博览会”,却独独缺少“中国制造”。毛主席曾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感叹“什么时候我们能坐上自己开发的小轿车来开会就好了。”
毛主席的话很快变成了现实。1953年,“中国自己的汽车厂”一汽在长春奠基。1956年,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1958年,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研制成功;同年,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下线;第一辆越野车研制成功……中国的汽车人不断用“第一”夯实着自己的基业。
然而,中国汽车业在前20年并没有取得飞跃式的发展,计划经济下僵化的体制束缚了汽车业发展的步伐。一汽早在1957年就先后研制了70余种车型和30余种机型12套换型方案,由于没有自主权,直到30年后才开始批量生产新型解放牌汽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