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江苏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将正式启动。单位正式聘用所谓“编外人员”也将与在编职工逐步实现同岗同酬。(8月14日《扬子晚报》)。
在不少事业单位,编内人员闲死,编外人员累死,但涨工资、提干、评优树先,编外人员则“靠边站”。在一些单位,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别、发展机遇,不是基于个人能力、素质和贡献,而是基于编内、编外的差别。从这个意义讲,江苏实行编内编外同岗同酬让人欣喜。
但是,编内编外同岗同酬也让人隐忧:很多人进机关当编外人员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等候时机跳进事业单位。谁能进事业单位当“编外”人员?恐怕少的是寻常百姓,多的是一些有权有势的“关系户”,并且,其中不乏无能无才混天了日的人。假如对编外人员能力、素质不进行严格甄别,只是来个“一窝端”,统统来个编内编外同岗同酬,这不仅陡增百姓的纳税钱,而且也势必会成为权力寻租和腐败的新场所。
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是减少冗员和超编现象,提高行政效率,但编内编外同岗同酬显然与改革初衷南辕北辙,更不彻底、公平和合理,颇值得商榷。(惠铭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