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网友向区长信箱反映问题等来网上回复已阅
2009-08-17
  宁波一网友不久前向区长信箱反映出行难问题。过了6天,等来网上回复,就两个字:“已阅”。(8月15日《今日早报》)

  记者联系上了鄞州区区长信箱负责人陈荣华。陈荣华说,区长信箱对信访件有3种处理方式。对工作人员能力范围内的事,受理中心直接回复;在能力范围以外的具体问题,交给相关部门办理;非个人事件,涉及面广而杂的,把信件转给相关部门阅读。交通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确实看到过这封由区长信箱转阅的信。“关于转阅的承办件,我们不需要具体办理,看一下就可以了。”他解释,信件所反映内容已超出鄞州区交通局的职责范围,所以不能给出具体承办意见。按照这些人的解释,这个“已阅”没有任何错误,最多算是不妥,比不理不睬可强得多。

  在现实世界,公民到某些部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常常会遇到“知道了”、“已经给相关部门了”这样的搪塞官腔回答,现在又出来一个“官腔网络版”。已阅,已经交给相关部门处理,但是,何时处理完毕?为什么不能给公民一个具体的告知呢?我们都进入网络文明时代了,难道我们的办事效率还停留在过去吗?还让官腔病网络上泛滥吗?为什么我们有些部门解决民生问题就这么难呢?“网络政府”兴起的今天,网络问政为什么就不能让人有点耳目一新的新作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网络为公民反映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为政府部门了解民生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本应成为促进政府部门搞好工作、和谐干群关系的一个媒介。但如果一些政府部门依然还把传统的现实世界的官场病——耍官腔带到网络上,那实在是一种悲哀。

  官腔答复该寿终正寝了,它不会在网络上发挥出效益,如果你硬让它在网络上闪烁,那只能让自己成为公众舆论指责的对象。(殷建光)
     相关链接
    ·银川市长王儒贵在“2009中国市长论坛”开幕
    ·网友向区长信箱反映问题等来网上回复已阅
    ·中国巴西领导人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35周年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应避免经济增长率短期内
    ·叶成焕(人民英模)
    ·干部沉下去 作风提上来
    ·昆明:公务员学五门外语起“风波”
    ·中国市长协会会徽将做变更
    ·塞上湖城银川隆重举办2009中国市长论坛
    ·发改委正在组织制订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