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部委:农用地转工业用地必须招拍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遭遇高温台风洪涝“三重”大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企业改制重组必须维护职工权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海油:未发现员工收受美国公司贿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学课本,鲁迅该轻该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49年,中国交通运输业可谓一穷二白,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近一个世纪。”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说,“经过60年建设,中国从无路,到有路,再到走得顺畅、便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伴随着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新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

1949年11月,民航局成立,揭开了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当时中国民航拥有7条国内航线。

1950年6月15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挖下第一锨土。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政委的邓小平在成渝铁路开工典礼上致词:“我们进军西南就下决心要把西南建设好,并从建设人民交通事业开始做起。”

公路、水路、港口建设也在各地全面铺开。

到197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86万公里,比解放初期增长了两倍多;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9万公里,搭起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行业的骨架,实现了从“无路”到“有路”的跨越。

改革开放后,为了大国腾飞的梦想,奋进的号角再度吹响:“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在20世纪80年代初响彻大江南北。中国交通开始实现从“有路可走”走向“走得顺畅”的再次跨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速度”改变生活——从三组数据看中国铁路60年变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月底,由中铁十七局承建的京沪高铁北京特大桥正在紧张架梁。京沪高铁这条世界上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后,从北京到上海只要4个小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实现惊人跨越。从三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铁路建设显著改变着百姓生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60年增长45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截至2008年底,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73.02万公里,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万公里增长了45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成平介绍,到2008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是建国初期的46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60302公里,一级公路有54216公里。

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公路通车里程仅为8.07万公里,有路面里程只有3万公里。

tujian.org

中国乘坐飞机人数60年从1万人次增长到1.92亿人次 tujian.org

中国2008年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人数达到1.92亿人次。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乘坐飞机出门的人全国只有1万人次。 tujian.org

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中国民航只有7条国内航线,通航国内8个城市。中国民航的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是157万吨公里、1万人次和767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邮政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邮政网络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仅有2.6万余处邮政局所;目前,水乡邮路、山区邮路、海上邮路、大漠信使,只要有群众的地方,就有邮政人员的身影。到2008年年底,中国邮政服务网点达到6.9万处,从业人员97.3万人,全国邮路总数2.1万条,单程总长度369万公里;实现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手段的综合利用。我国的邮政网络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邮政网络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10年从海上救助12万多人脱险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自1998年以来,共组织、协调、指挥海上搜寻救助9900起,有122320人从海上事故中脱险,平均每天救助34人,救助成功率达93.2%。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副局长丁平生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海上救助事业一片空白。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前身中国人民打捞公司只有职工120人、一艘125千瓦的“盘山”号小拖轮,主要精力集中在打捞沉船、清理航道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铺就大国腾飞之路——新中国60年交通发展巡礼
2009-08-17

即将合龙的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局部(8月5日拍摄)。

新华网北京8月16日电(记者林红梅、齐中熙)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现场,中国铁建十七局的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施工。自2008年4月18日开工以来,这条世界上一次建成最长、标准最高的调整铁路以每天完成近2亿元投资的速度飞速铺设着。

60年跨越,60年辉煌。一条条土路变成高速公路,逐渐成网;一条条高速铁路在城市间架起,缩短着时空距离;一条条国内、国际航线散射到世界各个角落;一艘艘中国巨轮遨游在四大洋,货物通达五洲……60年的交通建设,不断铺就着大国腾飞之路。

跨越之路:打造四通八达交通网

交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打开历史的档案,我们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时交通的窘迫:铁路能够通车的里程只有1万多公里;全国仅有3万公里公路。

     相关链接
    ·铺就大国腾飞之路——新中国60年交通发展巡
    ·江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实施“五条” 禁令
    ·武汉民政支援阳新县整修革命烈士陵园
    ·保障食品安全需依法调整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
    ·浙江桐庐抗洪失踪两干部 一人遗体被找到
    ·浙江景宁全力搜救3名失踪上海驴友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发生7级地震
    ·“血铅事件”真相远没有大白于天下
    ·安徽歙县成立巾帼维权志愿者队伍
    ·汉字“整形”需慎行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