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8月17日电(记者欧东衢)“这里的山路曾经可以把活猪抬成死猪。”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古州镇村民李正景打趣说,以前,住在山里的居民想把猪抬到县城里卖,由于路途遥远,在半路上猪往往会因为颠簸而死掉。
对于今年59岁的李正景来说,新中国成立60年最深的时代记忆在于当地道路的变化。
榕江县古州镇位于贵州黔东南的“月亮山区”之中。所谓“月亮山区”,指的是贵州黔东南从江、榕江、荔波三县交接处以“月亮山”为主峰的山区地带。
从地理上看,“月亮山区”绵延的山脉好似一口深深的井,这里的村落则分散在井底。想要出去看看,首先要翻越这连绵不绝的大山,外头的信息想要进来,也要冲破这大山的厚厚“井壁”。
要走出“月亮山区”这口井谈何容易?山里的人们想去经济发达的广州看看,但是地图上从“月亮山区”到广州直线800多公里的距离曾经意味着不可跨越的“天堑”。
在40多年时间里,公路建设带来的变化快得让李正景和“月亮山区”里的年轻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1990年,因为偶然看到一张《深圳特区报》上说广州的经济建设很火热,古州镇小堡村年仅19岁的村民袁仁标下定决心走出“月亮山区”,去广州打拼一番。他先从小堡村坐汽车到黎平县城,一路山路颠簸了5个小时。再从黎平县坐汽车到湖南靖州,花去了4个小时。在靖州休息了一晚后,终于坐上了到广州的火车。在火车上过了一天一夜后,袁仁标终于赶到了广州茂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