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8月17日电(记者余里、苑坚)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一年一度的火把节,而今年又恰逢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建市30周年。节日期间,记者来到凉山州,走进世界上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感受凉山彝族从奴隶社会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巨大变迁。
刻在骨头上的古彝文、神秘的毕摩文化、精美的漆器、奢华的鹰爪杯……一件件展品无声地再现了凉山彝族曾经的奴隶制社会形态。然而虽长期处在落后的奴隶社会,凉山彝族却在不断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音乐、舞蹈、服饰、漆器、银器等宝贵的艺术成就,让这一古老的民族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博物馆副馆长瓦渣克基今年57岁,是一位彝族人。他介绍,为更好地保护和研究彝族文化,国家在1985年下拨200万元专款建成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后来历经4次大规模改建,目前已成为中国彝族文物和高级别彝族文物收藏最多的博物馆,许多文物和资料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对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及其他社会自然科学有很高价值。
“彝人离不开汉人的盐巴,汉人离不开彝人的皮货。”在展馆里,记者看到,早在1840年,彝族和汉族就开始了以物易物的生产交换。但在旧凉山,长时间的封闭落后,导致彝族对汉族的不信任。但是,经过多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这种隔阂已在彝汉两族人民之间完全消失。
“在我们凉山,彝族和汉族相处得非常融洽,并没有因为民族不同而产生任何的隔阂。”38岁的韩英是在西昌生活的彝族人,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她,趁着假期带儿子来参观博物馆,“历史和文化是永远不能忘记的,我希望下一代能够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