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战略环评专家包存宽副教授认为,规划环评在我国正面临着“作为热点研究领域和热门话题,而理论研究进展缓慢和推进实施障碍重重”的窘境。
包存宽介绍说,中国当前实施的规划环评起源于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战略环境评价,是针对规划层次开展的战略环评形式。他建议,中国战略环评实践亟须从规划环评扩展至全面的战略环评,从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和角度全面审视政策和规划等宏观战略。
研究滞后与实践需求的矛盾在加大
据包存宽介绍,战略环评的理论与方法学在我国研究相对滞后。国内当前的规划环评实践多是从环境学科的单个学科领域开展的,缺少从战略学、政策学、规划学的本体理论出发研究规划环评。
据包存宽透露,《环评法》生效后,之前从事规划环评研究的科研机构和学者转向承担具体的规划环评项目,本来就已经滞后的理论与方法学研究相对于大力推进的实践需求,更显得“力不从心”。
包存宽认为,目前的规划环评仍然是一种被动式的评价,评价目的比较消极,对替代方案的考虑不充分,对规划方案的修改、完善功能也不明显,只能是确定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却难以起到改善决策、预防环境问题产生的战略性作用。
包存宽建议,我国应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在各地大力推进规划环评的研究和实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