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大家庭)从走两天到一个多钟头就到--青海行路不再难
新华网西宁8月19日电(记者何伟)“曲麻莱、曲麻莱,进去出不来。”这是过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如今,过去需要走两天的路,现在一个多钟头就到了。
中央政法机关向进京上访大省派接访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医保”开出307种基本药物目录 tujian.org
粤整治酒驾抓到公务员
司机称度日如年 tujian.org
广西网瘾少年系殴打致死 14嫌疑人被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网推出国庆60周年大型多媒体专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曲麻莱县面积达5.24万平方公里,比3个北京市还大,而总人口只有3.2万人,其中藏族占97.6%。全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县份之一。长期以来,交通落后是制约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这个县叶格乡红旗村党支部书记闹布才仁回忆说,以前曲麻莱县没有机动车、畜力车行驶的道路,只有牛驮马运的走道。他小时候到县城上学,都是爸爸骑着马送他,要在茫茫草原上走两天时间才能到达。
而今年8月14日,曲麻莱县举办传统民族体育大赛,闹布才仁组织200多名村民,开着摩托车、小轿车浩浩荡荡,一个多钟头就赶到了县郊的比赛场地。“以前要走两天,现在仅需一个多钟头,真是很难想象的事情!”闹布才仁感慨万千。
1978年,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进出曲麻莱县的重要通道——清曲公路(清水河-曲麻莱)开工建设。随后,这个县的公路建设获得了空前发展。截至2009年6月,全县共落实项目投资突破9亿元,实施了106个项目。目前,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600多公里,已基本实现与其他县通油路,本县乡乡通公路、村村通车的目标,为全县3.2万牧民群众开辟了致富之门。
红旗村告别了马驮人扛历史后,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全村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创历史最高记录。这个村80岁的藏族老人木洛告诉记者:“过去我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都变成了现实。”
曲麻莱县是青海交通变迁的一个缩影。据青海省交通厅提供的信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至2008年的8年时间,随着国家对藏族聚居区优惠政策的落实,青海省藏族聚居区六个州共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14亿元,公路通车里程已达4.4万多公里,较2001年新增近3万公里,创造了青海公路建设史上的多项历史之最,解决了上百万藏族群众出行难问题,有力地推动了青海省藏族聚居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经过多年建设,目前青海藏族聚居区所有县城都通了柏油路,乡政府所在地也全部实现了公路联网。乘驼骑牛已成为历史了。过去山高路险、进出不畅的循化县孟达乡,如今一条宽阔的二级旅游公路穿峡而过,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且使这里成为前景诱人的旅游胜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闻名遐迩的青海湖,随着全长370多公里的环湖旅游公路的建成,游人再也不会发出“行路难”的感叹了。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