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抗美援朝时美军有过“绑架”毛岸英的阴谋吗?
2009-08-21

1999年2月24日,《党史信息报》(月末版)用半个版面刊登了许文龙撰写的所谓《一份记录阴谋绑架毛岸英的真实报告》。内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取得第一次战役胜利后,美军和韩军特工策划了一个“绑架毛岸英并轰炸志愿军总部的阴谋”,“毛岸英与敌特工浴血奋战”,等等。事情描述得神乎其神,并注明是“真实纪录”。文末声称:“作者曾采访过毛岸英的生前战友,现经国家出版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军事科学院审批。”但是,我们这些曾和岸英一起在志愿军总部工作的战友,看到这篇文章都感到十分惊讶。岸英的亲属邵华、原志愿军总部作战处副处长杨迪和参谋田胜、苗杰等看到此文,都认为文章的描述完全是不真实、不合理的虚构。为了尊重历史,现将当时的真实情况介绍如下,以正视听。

毛岸英作为彭总办公室成员首批入朝

1950年10月8日,有四件大事都在这一天发生:

毛泽东发布命令,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彭总与高岗乘飞机从北京赴东北紧急布置出国作战部队的准备工作;

毛泽东之子毛岸英被彭总批准,作为志愿军的一员,离开北京随彭总一起赴东北。

杨凤安回忆说,1950年10月4日,彭总在西安西北军政委员会主持研究大西北经济建设的规划会议,突然被紧急召进北京。10月8日,彭总电话通知,让我急速赴京。我到京后彭总已离京去沈阳、安东(今丹东),军委办公厅就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关防(印章)交待给我,并安排我乘机到沈阳。14日在沈阳和平街1号交际处,我同彭总见了面。这时我才知道彭总是临危受命,要率军出国作战。随从彭总先期到达的有:张养吾、毛岸英,总参谋部的成普、徐亩元、龚杰与警卫员郭洪光。我们组成了彭总临时办公室。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是忙于彭总出国作战前的准备。

10月19日黄昏,志愿军渡过鸭绿江。彭总因急于了解情况并与金日成首相会见,就带我和两名警卫员乘一辆吉普车随先头部队进入朝鲜。毛岸英和彭总办公室的其他成员则随十三兵团司令部一起入朝。10月24日,彭总与十三兵团首长及司令部会合,组成志愿军总部,彭总的临时办公室即改为志愿军司令部首长办公室。主任张养吾(11月19日回国),副主任杨凤安,参谋徐亩元、龚杰、高瑞欣(11月18日到朝鲜),秘书毛岸英(俄语翻译)。志愿军总部作战处副处长成普长住办公室负责作战事宜,还有保卫、警卫人员。办公室组成党支部,选举杨凤安为支部书记,毛岸英为党小组长。

彭总对我们办公室的人员很体贴,特别是对岸英同志更为关心,曾多次提出要岸英跟他一起吃饭。岸英谢绝说,都是一样的饭菜,他与办公室的参谋们一起吃更好,更随便些。岸英同志平易近人,办公室的成员对他也很尊重,除俄语翻译任务外,办公室未分配他作战值班任务,但岸英同志积极主动地参与办公室的各项工作。

11月7日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金日成首相与苏联驻朝大使拉佐瓦耶夫到志愿军总部大榆洞与彭总会晤,岸英同志首次承担翻译工作。他用流利的俄语向拉佐瓦耶夫翻译了彭总介绍志愿军第一次战役的情况及发动第二次战役的计划。会谈结束后,当夜岸英即在办公室蜡烛下整理会谈翻译记录。

     相关链接
    ·重庆公安局原副局长文强成“黑老大”引人深
    ·谁是第一个戴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的人
    ·山西治超打破猫鼠同食的“锅”
    ·局级干部不领车贴“包干”用车
    ·93%网友:别让挂职干部成“过客”(让挂职
    ·搞不好城乡环境谈不上称职干部(声音)
    ·商务部等四部门负责人会见台湾少数民族代表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人民英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关于建立战
    ·广东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压力减缓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