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周英峰)中国有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被摆在了七件事之首,充分表明了它在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开门七件事中变化最大的,也许非“柴”莫属。日常做饭、取暖用的“柴”的变迁,折射出这60年国家经济、百姓生活出现的深刻而可喜的历史巨变。
从短缺到充裕
在福建漳州从事电器销售业务的王洪林,至今也没忘记当初点煤油灯上晚自习的学习生活。“那时农村基本上天天晚上停电,大家只能用墨水瓶做的简易煤油灯上晚自习,经常熏得脸上黢黑。”想起过去的日子,他一脸感慨。
王洪林上学的时代,已经是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子正在变得一天天好起来。但是,在能源供应方面,变化也只是近些年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地区基本没有电,城市中也只有大城市有电力供应。在许多城镇,居民家里也往往只点一盏三五瓦最多15瓦的电灯,而且要遵守“晚上9点半必须熄灯”的规定,到了关灯的时间会有人来检查。1949年,全国人均生活用电不足1千瓦时。
王洪林学习时点的煤油,在改革开放之前供应更是紧张。长期以来,中国石油严重匮乏,家家户户晚上必用的煤油灯里的煤油都是进口的,所以又被称为“洋油”。由于供应不足,人们点个煤油灯都需要“精打细算”。
弹指一挥间,过去不可想像的事情成为了现实:农村很少停电了,农民做饭也开始用上液化气了;在城市里,使用蜂窝煤也基本成为了历史记忆,用电的日常器具更是日益增多。
这些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工业迅猛发展带来的相对充裕的能源供应:与1949年相比,2008年中国的煤炭产量增长了87.2倍,原油产量增长了1627倍,年发电量增长了806.3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