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辉煌60年”网上谈引发网友热议 |
2009-08-22 |
|
本报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鲍丹)今天上午9时,由中宣部宣教局主办,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青网共同承办的“辉煌6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网上谈活动在人民网启动。首场网上谈活动中,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统计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并与网民在线交流。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朴民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今非昔比,现代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发展活力动力充沛,国内需求潜力巨大。网友bianji2010问李朴民,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李朴民回答,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的态势日趋明显,但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正处在巩固企稳向好态势的关键时期。为此,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调控工作不能放松,调控重点将更加突出。
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刘海泉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内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显著提高。网友虫子999问,一些国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刘海泉回答,判断一国是否为市场经济国家,国际上并没有确认的统一标准。一些国家提出所谓“技术性标准”并以我国没有达到这些标准为由,拒不承认我市场经济地位,根本目的是为了在国际贸易反倾销中继续对我采取歧视性做法,为本国企业谋取不正当利益,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从种种特征看来,我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这一点毫无疑问,不需要别人来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王文波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经济指标成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上万倍增长。网友Mpokm139问,为什么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与老百姓切实感受差距较大,是否存在基础数据收集片面的原因?王文波回答,完全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统计数据是不存在的,所谓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主要看是否反映了总量或平均的基本情况,趋势是否准确,能否把握发展的拐点,不能以一个单位、组织或周边、个人的情况来判断整体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中国的统计数据总体上能够真实反映经济走势、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对于个别地方、个别单位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现象,统计部门正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