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1日电(记者 于文静)据中国政府网21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力争到2020年,使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2%,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建成一批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15%左右,努力实现三北地区生态状况的根本好转。
30多年来,我国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0.51%,治理沙化土地27.8万平方公里,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8.6万平方公里,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承载力,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三北地区生态形势依然严峻,区域内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85%,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7%,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风沙、干旱等生态灾害发生频繁,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
《意见》指出,加快三北工程建设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改善三北地区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拓展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增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要求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围绕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两大任务,大力保护和扩大林草植被,建立和巩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促进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不断改善,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意见》指出,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布局,编制分期规划并落实任务,合理布局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重点区域治理。强化科学营造和依法管护。优化营造林结构,加大科技推广和服务力度,加强保护和利用管理,科学开展工程效益监测和评价。
《意见》还指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投入机制,创新建设机制,建立金融扶持机制,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建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