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46年3月15日,重庆《新华日报》刊登了一篇《叶挺同志说明入党志愿》的专题报导。叶挺在入党志愿中说:“我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同志能贡献其全部力量为中国人民来工作,在我失去自由的环境中,更能深刻了解了这一点。所以在我囚禁的期间,我就有了这个决心:如果我能自由了,一定要继续牺牲了的同志们的精神,重新加入共产党,贡献我全部的力量,来为中国人民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新四军领导人、军事家。原名为询,字希夷,1896年生,广东归善(今惠阳)人。从小就立下了“强兵富国”的志向。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任大本营警卫团第2营营长。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调集重兵围攻孙中山的总统府时,率部与叛军激战,掩护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等脱险。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后,被派赴苏联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回国到广州,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任团长。所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部队。北伐战争中,他率部长驱直进,连战皆捷,屡建奇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第4军赢得“铁军”称号。南昌起义时,他担任前敌总指挥。起义失败后经香港辗转到达广州,参加领导广州起义,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在敌军大举反扑的危急时刻,果断下令撤退,保存了部分武装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叶挺拥护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积极参与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出任军长。1937年10月应召赴延安会见毛泽东,表示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抗战到底。在新四军任职期间,他与项英等领导人指挥部队转战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针对国民党限制新四军发展的方针,他在编制、经费、防区等方面,与国民党有关当局进行了许多交涉和斗争。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向爱国人士、海外华侨、国际友人和国民党内的朋友等,募集物资、枪支、款项,并动员一批学者、故旧、亲属参加新四军,壮大抗日力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包围袭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和驻皖南部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部队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临危不惧,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终因寡不敌众,部队弹尽援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失散、牺牲和被俘。他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遭扣押,先后被转到上饶、恩施、桂林、重庆等地监禁5年零2个月。面对蒋介石等的威逼利诱,他严词拒绝,坚贞不屈。在牢房中写下《囚歌》以明志:“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叶挺于1946年3月4日获释。5日即致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要求实现他多年的愿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于7日复电,称赞他忠诚地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决定接受他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出席全军整编会议,因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时年50岁。遗体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园。(图为新华社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叶挺(人民英模)
2009-08-24
     相关链接
    ·云南省创新机制让140万户低收入家庭圆了安
    ·叶挺(人民英模)
    ·查处“小金库”依据明确
    ·人民英雄纪念碑全面清洗完毕
    ·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
    ·逾八成违规资金归位
    ·西藏在全国率先启动草原生态保护奖励
    ·刘延东出席西藏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竣工庆
    ·我国出台新规强化中小学班主任的权利
    ·塞尔维亚总统访问上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