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毁林种茶现象职能部门为何不敢作为 |
2009-08-24 |
|
新华网贵阳8月22日电 (记者 周芙蓉)
记者近日在贵州省都匀市调研,听一些干部议论其境内的螺丝壳自然保护区存在毁林造茶现象。当地林业和环保部门都曾反对政府在螺丝壳招商引资种茶,却迫于高压而无可奈何。而今,茶叶种满了山坡,毁林造茶仍在继续。
|
发改委要求两大石油公司保证液化气价格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防部网站试运行
将公布最新武器研制
tujian.org
教育部:高校毕业证编号没有炒卖价值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玉普任黑龙江省副省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9月底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采访时,有关部门的态度印证了这一说法,但问到关键处,对方就语焉不详,似有难言之隐。林业局承认保护区内有毁林造茶现象,但目前毁林种茶到底涉及多少面积,他们“没有时间”调查统计,称“现在中心工作是抓‘林改’,其他的工作能拖就拖”。环保局则以有事为借口,不愿接受采访。
都匀是名茶“都匀毛尖”原产地。都匀市茶叶办的材料显示,近两年来,都匀市把茶产业作为富民兴市主导产业,每年计划完成2万亩以上的新茶园扩张。为确保任务完成,市委与各乡镇书记签订责任状,实行书记问责制。
很显然,当地林业和环保部门是迫于当地党委政府压力,想管不敢管,该管却难管住。忠实履行了职责,就违背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意愿,与党委政府背道而驰。与“一把手工程”唱反调、有杂音,会是什么结果,这是不言自明的。但是,“猫不抓老鼠”,就是失职。作为职能部门,忠实履行职责显然比保头上的“乌纱帽”重要。近日,湖南浏阳市当地环保局长因部分村民镉中毒事件停职,就说明如果职能部门不作为,将是首要被问责的对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