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重庆八旬消防老兵吴方吉眼里的消防变迁
2009-08-24

新华网重庆8月23日电 一本活脱脱的“消防字典” ——重庆八旬消防老兵吴方吉眼里的消防变迁

新华社记者王晓磊、张桂林

“解放前,报警靠烟,救火靠跑,灭火主要武器是木桶、火钩。”从1941年就开始当消防兵的吴方吉老人感慨:“再看看现在的高科技消防设备,我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了!”

85岁的吴方吉老人解放前就在重庆当消防兵,经历了抗日战争时重庆大轰炸的灭火战斗,见证了建国后60年的消防历程,熟悉他的人都称他是一本活脱脱的“消防字典”。

“1941年,我加入重庆南岸罗家坝消防六中队。当时20多个兵加上消防器械,全挤在几十平方米的出租房里,睡觉靠打地铺。”吴方吉说,当时哪有什么火警电话,白天看到冒烟了、夜里看到天红了就跑去救火。那时的消防车名叫“蝴蝶车”,车尾有两个蝴蝶须一样的踏板,出勤时要摇着一个铜铃当作警笛,但更多的时候救火还是靠徒步跑。

“有一次扑灭重庆南山文峰塔大火时,用上了水枪、火钩、榔头、斧头、锯子、撬棍十八般兵器,结果水还是送不到10米高处。消防兵们从群众家借来水桶,提起水一遍一遍往楼上冲。”

解放初期,消防的条件有所改观,但仍然很艰苦。“有一次罗家坝消防六中队10余名官兵去执行救火任务,由于没有便捷的陆上交通工具,战士们乘了一条小木船,奋勇沿江而下,结果船行到江心就被巨大的漩涡打翻,8名消防员壮烈牺牲。”吴方吉回忆说:“许多在岸边目睹这一情景的群众都哭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一篇:昆明制订地方性法规加强档案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原江苏省公安厅长黄明升任公安部副部长
    ·我国拟将节约用地纳入干部政绩考核
    ·把井冈山精神融入新闻工作实践
    ·国土部下半年将严查囤地未建现象
    ·10省区市违规使用支农资金26.93亿
    ·中纪委:使用小金库吃喝严重者将被开除党籍
    ·人民观察:农民工就业明显回暖
    ·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
    ·云南省创新机制让140万户低收入家庭圆了安
    ·叶挺(人民英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