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福建福州、天津西青区结合实际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新华网北京8月23日电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山西吕梁、福建福州、天津西青区结合各自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吕梁市从12个方面构建转型发展长效机制、福州着力推动榕台交流合作、天津西青区努力破解发展瓶颈,这些做法在实践中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去年焦炉被炸的时候,我在床上哭了一整天。”吕梁市汾阳市的李秋娥对焦化厂被叫停的事记忆犹新。从事焦炭生意10年的李秋娥,现在是一家食用菌企业的董事长。她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的焦化厂因不符合环保条件被叫停。李秋娥说:“后来政府在政策和精神上都给了我很大支持,鼓励我创办食用菌企业,我有信心把这个项目做好。”
像李秋娥一样转型发展的“煤老板”、“焦炭老板”在吕梁还有很多。这些变化,得益于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吕梁市构建的转型发展长效机制。
吕梁是老区、山区和穷区,也是矿产资源大区。近年来,吕梁市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山西前列,但也带来了城乡差距大、生态环境脆弱和发展方式不尽合理等问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吕梁市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根据征集回来的1700多条建议,梳理出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10个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立了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大项目建设、扶贫开发等12个方面的工作长效机制。
“吕梁提出了‘富裕新吕梁、宜居新吕梁、特色新吕梁’的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并以长效机制为制度保障,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从被国家环保总局区域限批到二级以上天气全省第一,吕梁转型发展机制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吕梁市委书记聂春玉说。
吕梁市还加大了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吕梁市长张九萍说,今年上半年市级财政向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等方面投入27亿元,占到财政总支出的64%。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