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从公开审判到判决上网司法公开10年迈向高度透明
2009-08-26
  最近,有关公开审判的消息让人应接不暇:

  辽宁,年底前,群众即可通过网络在家里观看庭审直播;

  河南,在省高院和中级法院判决书已经全部上网的基础上,所有的基层法院的判决书年底前都将上网;

  ……

  10年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声掷地有声的承诺,打开了社会公众自由旁听法院庭审的大门。蒙在司法二字上的神秘面纱自此逐步褪去。

  10年来,中国法院司法公开上的不断变革,引领着中国审判向阳光审判时代迈进。

  网友们通过各大论坛传达着对司法公开的意见和看法:

  “民主、公平、正义,从公开开始!”

  “敢于接受监督的机关才能让人信赖!”

  内涵日益深化

  从1999年起,最高人民法院开始制定五年改革纲要,至今,第三个五年纲要正在实施之中。每一个改革纲要都对司法公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据记者统计,一五纲要对司法公开的表述是25个字,二五纲要是94个字,三五纲要则为120个字。

  在表述方式上,三个纲要之间也呈现出了一种递进关系。一五纲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进行审判方式改革”;二五纲要提出“进一步落实依法公开审判原则,采取司法公开的新措施”;三五纲要则将司法公开与司法民主结合起来,指出“加强和完善审判与执行公开制度。继续推进审判和执行公开制度改革,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提高司法的透明度,大力推动司法民主化进程”。

tujian.org



  “三个纲要对司法公开的论述,表示出最高司法机关对司法公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徐昕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10年前,公开开庭、凭证旁听、公开宣判,基本上就等同于司法公开。然而现在,司法公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徐昕认为,司法公开是落实司法监督、实现司法民主、提升司法权威、确保司法公正的必要手段。司法公开已由原来单纯的审判公开,变成司法信息全方位的公开,已由过去单纯的到庭旁听演化出巡回审判、法院开放日、网络直播、判决书上网等新的公开形式。

  有学者指出,司法公开制度改革一直伴随着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全部过程。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日益向社会敞开司法大门,让民众接近司法,知悉司法活动,不断增强司法透明度的历史。

  树立司法公信力

  “你审判,我评判,阳光下接受监督,河南高院做得好!有压力,有动力,坚持不懈做下去,获得人民支持力!”针对河南高院在网上“晒”判决书有网友如是评论。

  过去,法院高高在上。不到万不得已,人们一般不愿意到法院解决纠纷。说白了,这是司法不够公开透明,百姓对法院不了解,对审判质量和效率心存疑虑导致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如今,在河南,在山东,在全国很多地方,巡回审判把法庭开到田间地头上。整个庭审过程,群众看得清清楚楚。

  河南高院院长张立勇曾说:“把法庭开在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让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到整个法庭的审判过程,这样就可以真正实现阳光审判,提高审判的公信力。”

  不仅如此,司法公开还可以加强对审判活动的社会监督,遏制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廉洁。

  并非一路坦途

  正如所有影响深远的重大改革一样,司法公开制度改革并非一路坦途。

  徐昕指出,目前司法公开还主要停留在原则层面,缺乏充分的制度保障。司法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不够明确,容易导致避重就轻,应该公开的没有公开;司法公开的途径偏重形式,容易导致公开过程的自说自话、公而不开;公开的责任规定不明,会直接导致司法公开缺乏落实的激励。

  对此,最高法院有关负责人曾多次指出,司法公开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其每一项内容都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其他方面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司法公开制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记者张亮)
     相关链接
    ·公安部培训全国公安机关“打拐”科队长
    ·到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共4200万人居世界
    ·从公开审判到判决上网司法公开10年迈向高度
    ·预告:国家测绘局副局长宋超智27日做客人民
    ·昆明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上半年查办问责27
    ·深圳罗湖出台十大举措稳定农民工就业
    ·孙霄兵:将进一步改革高考制度使之更利于学
    ·国务院反拐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举办反拐培训
    ·统计局长亲自“脸红”令人欣慰
    ·周永康致信祝贺中国法学会成立60周年(全文)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