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8月25日电(记者王民)人可以改变环境,反过来,环境也能影响人,塑造人。2003年以来,河北省从农村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和文化环境入手,大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大力开展“三化”建设
在很多农村普遍存在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五乱”现象,环境脏乱差。
为此,河北省近年来开展以村内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为内容的“三化”行动。截至目前,全省近5万个行政村中已有2万多个村完成“三化”任务。通过道路建设,一大批农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状况彻底改变;通过街院净化,“五乱”现象得到清理;通过村庄绿化,一大批村实现了“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此外,通过改厕、改水、改厨、改圈等,有效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和环境状况。
为防止“三化”行动“水过地皮湿”,河北省着手建立长效管理模式,实行农户包门前、党员包街道、两委包全村、物业化管理的“三包一化”管理模式。城市近郊、建制镇所在村按照城市社区管理的办法,设置专业队伍,做到道路、林木日常养护,农户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清运。
河北省永年县界河店乡杜刘固村采取村企共建模式,早在1995年就完成了村庄改建。如今,花园式的杜刘固村,田间道路郁郁葱葱,进村路和主街道宽敞整洁,人行道旁花草绿树竞相争艳,农家院内瓜果飘香。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