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26日是清华大学2009级大一新生报到的日子,新生们在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前排起长队。清华今年共录取了3337名新生。新华社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16日,两名中科大09级少年班的学生到学校报到。新华社发(李博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华网北京8月28日电(任沁沁 杨羽西 沈洋)金秋伊始,中国各地高校开始陆续迎接新生。今年,出生于1990年后的孩子们首次大规模走进高校,成为新生主体。
“新新人类”进校园
26日开始,北方工业大学就热闹起来了。提着大包小包的家长和学生们,成为校园的主角。
参加了迎新工作的北方工业大学学生李小伟说:“新生们的衣着打扮都很新潮,看起来十分自信。一般每个学生都有家长陪同,多的甚至三四个。”
不过也有特立独行的,北京男孩马天岚,就是自己开着车到学校报道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MP4播放器,是他随身携带的主要物品。
办完各项入学手续,马天岚差点找不到自己停车的地方。“今天开车报道的学生、家长太多了。”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上海一些高校。据当地媒体报道,上海大学新生入学报到当日,送新生的车超过2500辆,校园道路水泄不通。
“家长护送无可厚非,毕竟这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我选择自己前来,因为我相信自己能够完成,父母也信任。”马天岚说。
马天岚说,如果允许,会向学校申请一张停车证,“那样比较方便。”他的车是在外企工作的父母“淘汰”下来的。
一些大学已经允许学生私车申请通行证。在上海大学,只要车主身份和学生证身份一致,就可以申请和教职工一样享受免费停车的待遇。
不过上海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校方不提倡学生开私车上学,将通过正确引导,希望学生以家庭经济状况和路程远近正确抉择,而不是盲目跟风,一味攀比。
出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年轻一代,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一些人眼里,他们早熟、张扬、自我、不羁;在老辈眼里,他们无需面对生活的磨难,成长一帆风顺,喜欢徜徉在网络的世界里;他们因为特色鲜明的语言、奇异的服饰搭配、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等,被称为“新新人类”。
这个群体走进大学校门,将给学校文化带来怎样的变化:奢侈的消费风?超前开放的恋爱观?标新立异的“非主流”装扮?还是“火星文”的语言系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