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石家庄市远眺。记者 王方杰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个个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在拓展延伸,一栋栋楼房在美化亮化……
石家庄天蓝了,树绿了,马路宽了,城市豁亮了。
“我生在石家庄,长在石家庄,工作在石家庄。过去人家批评石家庄土气、落后,我们总是抬不起头,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石家庄市规划局局长王晓临说。同他一样,石家庄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归属感油然而生。
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攻坚战正在石家庄打响。
石家庄市把城市建设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以超常的决心、超常的力度、超常的举措,强力推进总投资1111亿元的5大类、146个城建项目,掀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是石家庄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一年多时间拆除各类违章建筑、低矮、危旧房屋1200万平方米,超过全市建筑总面积的13%。仅今年一年的城建投资就达552亿元,相当于前4年半的总和。
“石家庄太需要改变面貌了!”
“石家庄城市拆迁改造工程,不仅是河北省委、省政府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城市化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破解河北尤其是石家庄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河北省委副书记、石家庄市委书记车俊如是说。
河北的城镇化严重滞后,尤其是城市化率只有18%,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作为河北的省会,石家庄本应是个辐射广泛、带动力强劲的中心城市,但城市人口只有200多万,要带动所辖770万郊区人口甚至是全省的经济发展,显然力不从心。
石家庄是人民解放军解放的第一个较大城市,曾是“新中国的摇篮”——华北人民政府所在地,更孕育了“党中央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的辉煌。但这座有着光荣历史的城市,直到1968年才成为河北的省会。由于成为省会时间短,又在京津两个特大城市的覆盖下,石家庄显得破旧、土气和落伍。直到进入21世纪时,全市仍没有一条高架路,没有一座像样的立交桥,违章的低矮房屋随处可见,道路狭窄,车流拥堵,大树稀缺绿地少,空气污染粉尘多。在灰蒙蒙的天空下,甚至连石家庄人都自嘲为“天下第一庄”。
“石家庄太需要改变面貌了!”这是石家庄市民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表达出的强烈期盼。 [1] [2] [3] [4] [5] [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