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9日电(记者林红梅)“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海上专业救捞队伍共救助海上遇险人员44135名,年均救助1423人脱险,是改革开放前的12倍多。”中国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党委副书记张燕峰29日在此间举行的救捞情况通报会上说。
救捞系统是中国唯一一支海上专业救捞队伍,是国家专业应急保障体系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去年,中国水域每天有5万多艘船舶航行,每天有100多万人在海上航行。中国去年共发生运输船舶交通事故342件,死亡失踪351人,同比减少18.6%、5.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海上救助事业一片空白。2003年,中国实施了救捞体制改革,设立了3个专门从事人命救助的救助局和3个从事应急抢险打捞的打捞局。
目前,中国共有73艘救助船舶,在6年里增加了43条,其中有8条能够在12级台风中顶风出动的大马力救助船;还新增18条快速“不倒翁”救助船舶和3艘高速快艇。
为提高快速救助能力,2003年3月,中国第一支海上专业救助飞行队——交通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在上海成立。目前,中国共有4个救助飞行队,通过购置、租赁等方式,在大连、烟台、上海、厦门、珠海、三亚、湛江等地部署了12架直升机或固定翼飞机担负海上救助任务。飞行队在接到出动指令后,平均不超过45分钟即可到达。“到今年7月底,救助飞行队自诞生以来,共救助了949人从海上脱险。”交通运输部飞行调度中心苏金武介绍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