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水磨镇将建成具有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商贸大镇 记者杜江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你们在的三年,我们不着急,但你们走后,我们的生计在哪里?”四川汶川县水磨镇当地老百姓的这句话深深触动广东佛山的对口援建工作人员。“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复制,不仅输血——捐资建房,更要帮当地造血——每套城镇新房还配套一个商铺。”佛山市市长陈云贤告诉记者,“一铺养三代”的广东古训正在谋划着水磨镇老百姓的未来生计。 tujian.org
昨日,记者来到水磨镇的禅寿老街,400多套援建的安居安置房,每一套都配套一个商铺,可解决集镇上1200多人的住房和生计问题。建了这么多商铺,能否有如此大的消费市场?佛山市对口支援水磨镇恢复重建工作组组长刘宏葆告诉记者说,这个不必担心。该镇的恢复重建正从农业大镇向商贸大镇变身,并将集教育、休闲、度假等诸多功能于一身。他说,现在该镇有11000多人口,今后将达到3万,而这新增的人口就是大中专学生和机关公务员。
昨日下午,记者驱车15公里来到被称为“最后的孤岛”的草坡乡。这里藏族人口超过90%,经济基础较差。汕头市今年5月援建了512平方米的“兰花基地”,兰花长势喜人。1个大棚一年的产值达到60多万元,这在偏僻的草坡乡成了当地百姓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21岁的藏族姑娘兰晓燕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山里满山遍野都是兰花,没想到还能卖钱,是广东朋友给我们指了条致富的路。”(记者文远竹 通讯员粤宣)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