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8月30日电 题:“民意直通车”开到百姓家门口——嘉兴南湖区“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访听民声解民忧
新华社记者何玲玲
“住宅楼道里没有灯,我婆婆晚上摸黑摔了一跤,把骨盆都摔裂了。要是能装上灯多好!”听说街道的人大代表、党代表和政协委员正在社区联合接待群众,浙江嘉兴南湖区百芙蓉社区居民潘金妹抱着“能成则成,不能成就当在社区散步了”的想法,赶去反映这个问题。
当天接访的“两代表一委员”向她详细了解情况后,当场表态将帮助解决。随后,经调研摸底,引入市场运作的机制予以解决。现在,1052个楼道灯已全部装好,整个工程政府和居民没花一分钱。
潘金妹高兴地说:“现在一走到楼道口灯就亮,大家心里也都亮堂堂的!”
如今,这个由人大代表、党代表和政协委员到群众“家门口”接待群众的接访活动,南湖区各街道每周一晚上都有。
“不出社区就能反映诉求”
记者从南湖区委群众工作办公室了解到,“两代表一委员”接访机制于2007年试点,2008年正式实施。在这项制度下,各街道以人大代表为主体,辖区内的党代表和政协委员一道参与,共同听取群众的反映和诉求,帮助解决难题。之前每月只有一次接访并安排在白天,一些居民因上班无法到场。为了更加方便群众,从今年4月起调整为每个星期一晚上七点至九点举行。接访日的前三天在街道、社区张贴公告,公布接访代表委员的姓名和职务。代表委员接待群众时佩戴“接待证”,亮明身份,增强群众信任感。
谈及这一接访机制出台的背景,南湖区区委书记魏建明说:“‘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距离越近,越能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问题反映有渠道,问题解决有人办,群众才能气顺,党和政府才能得民心。”
正式运行一年多来,“两代表一委员”接访使群众不出社区就能反映诉求,让人大代表、党代表和政协委员直接到群众面前,倾听民声民情,因此被一些社区居民亲切地喻为“民意直通车”。
南湖区信访局局长毕志强介绍说,传统信访一般是反映自身利益的比较个别的问题,“两代表一委员”接访中,涉及公共利益方面的反映比较多,例如交通安全、房屋质量、电磁辐射、违章建筑、退休职工医保等等。通过“两代表一委员”接访,群众关心的不少共性问题浮出水面,这些“面对面”搜集到的民声、民意成为党委政府进一步改进工作的“着力点”。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