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青海三江源区17万亩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2009-08-31

新华网西宁8月30日电(记者何伟 骆晓飞)记者从青海省有关部门了解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4年来,沙漠化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211万元,完成封沙育草面积17.43万亩,项目区土地沙化、退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土地沙漠化是三江源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这一地区土地沙漠化主要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等类型,它不但危害草场影响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还掩埋河道和湖泊水面,增大水体蒸发量和含沙量,严重破坏水源涵养功能。

自2005年中国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以来,三江源区采取围栏封育、人工补播等措施恢复沙生植被,提高植被覆盖度,力求遏制区域沙漠化土地扩展的趋势。

截至今年7月,这一工程已完成投资1211万元,治理沙漠化土地17.43万亩。

记者近日在三江源区采访时看到,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国道214线段两旁分布着一片片人工沙障,人工铺设的石头网格与披碱草等沙生耐旱植物相结合,已将移动沙丘固定下来。

玛多县农牧林业局副局长李大伟说:“以前这里都是流动沙丘,眼下变成了片片绿洲,防风固沙技术项目的实施效果非常好。”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也是中国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区之一。

tujian.org

     相关链接
    ·广西“十项纪律”:防“大楼盖起来,干部倒
    ·对话首个反贪局三任局长:20年见证中国式反
    ·国务院法制办:编制土地城建等规划须征求公
    ·开放中国拥抱世界(经典中国·辉煌60年)
    ·詹国枢在人民日报社湖南分社成立暨揭牌仪式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就达赖抵台活动发表谈话
    ·人民日报社湖南分社揭牌成立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就达赖抵台活动发表谈话
    ·杨洁篪会见土耳其总理特别代表、国务部长恰
    ·武警宁夏总队小分队下基层慰问官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