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翻越道道青山,穿过座座村落,记者来到河北平山县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革命圣地西柏坡。
在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在五大书记铜铸像前,游人如织。人们凝神瞻仰,驻足沉思。
“今年以来,到西柏坡参观的游客已接近90万人,‘七一’前后每天都超过2万人。”西柏坡纪念馆办公室副主任康彦新说。
西柏坡之“红”,凝聚不竭的精神力量
西柏坡地处平山县中西部,原本只是一个仅百十来户人家的偏僻小山村。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从陕北到达西柏坡,7月至9月,中央工委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的土改运动普遍开展起来。之后的1年,解放区约有1亿农民获得土地,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连成一片。1948年5月27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从此,这里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西柏坡,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在这里,毛主席和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 [2] [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