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6日电 解读“转方式、调结构”的三个关键点
新华社记者何雨欣、李菲、崔清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26日审议了国务院关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情况的报告。这份报告指出,要继续把推进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
翻阅这份报告可以看出,在加快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继续调整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外,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缩小城乡、地区差距将是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三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自主创新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深圳的诸多制造企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几十年不遇的严峻挑战,在这场挑战中,一些企业因为自主创新抓得早,通过自主研发、开发新业务领域获得了稳定发展,但一些企业也因为缺少自主创新的准备与能力,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深圳制造企业的例子可以看出,资源是有限的,但是自主创新能力是无限的。“任何一种商品都不可能没有市场,关键是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增加新品种,实现市场多元化,提高竞争力。”相关专家指出。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是影响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介绍,目前,我国全社会对创新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大中型企业中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的企业数量比重较低,投入较少,使得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影响了产业竞争力提高。
张平指出,下一阶段将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进一步调整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中小科技企业参与重大专项实施,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推动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特色产业基地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