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繁忙的天津港。新华社发 tujian.org
今年初,1300多家企业停产半停产,进出口大幅下滑……天津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6.2%,继续处于全国前列,财政收入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1%,直接利用外资增长20.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以上,天津的亮点既令人瞩目,也引人思考:为什么天津能够逆境突围,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事实证明,危中有机,事在人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全市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现场交流会上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把握发展大势,科学判断形势,及时果断决策,明确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增强前瞻性,牢牢把握主动权。
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机遇,构筑高端产业高地
进入天津石化公司100万吨乙烯及配套项目厂区,大型设备施工进入安装调试阶段,今年内可建成投产。年中,天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现场交流会在这里召开。
公司总经理许红星介绍说,项目主体建设投资268亿元,包括100万吨乙烯、1000万吨炼油等,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13.6亿元,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亿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乙烯生产企业。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外需严重不足,天津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扩大内需的良机,加大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预计达到5000亿元,接近天津两个“九五”或一个“十五”期间的总量。上半年完成投资2181.08亿元,增长45.4%,为15年来同期最高增速,为保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天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现场交流会开在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这里即将生产推力120吨、最大载荷25吨、直径5米的第五代运载火箭,满足我国未来30至50年发展空间技术的需要。一期的铸锻造、钣金、机加工总装测试、静力试验等9座厂房,今年底将全部建成使用。
2007年8月起,天津抓住好项目大项目不放手,用好项目大项目建设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围绕“三高结构”(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选项目、按照“三个一批”(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干项目,成为天津促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天津迎战国际金融危机、赢得发展主动的制胜一招。
今年上半年,天津连续推出服务业、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各20项,区县重大项目118项,全市在建和已落实的重大项目达580项,预计总投资1.4万亿元。空客A320系列飞机、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等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强的项目建成投产,新投产项目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有效弥补了存量下滑。
7月底,天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现场交流会结束后,随即推出第五批20个重大工业项目、第三批20个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第四批110个区县重大建设项目和40个服务业见效快精品项目,这190个项目,今年底前可全部开工,总投资达1400亿元。
天津市市长黄兴国说,190个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没有“两高一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中科技含量高,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区县重大项目注重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服务业精品项目体现了高端特点。
天津既重视保经济增长,更重视上水平,注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构筑高端产业高地。100个重大工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占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大型成套装备项目占47%,提升了天津整体产业水平。如大乙烯、大飞机、大火箭等项目,都位于产业链的高端。今年前7个月,电子信息、汽车及机械装备、现代冶金、石油化工、航天航空、生物技术及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八大优势产业合计完成产值5552.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8.7%。
天津经信委主任李朝兴说,好项目大项目是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保障当前、支撑长远的抓手,没有好项目大项目,就没有经济实力,没有发展后劲,没有更高水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