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90年代,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慰问时任人民大会堂总厨师长孙应武。资料图片 tujian.org
-亲历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64年9月30日晚7点,国宴厅开始忙碌。国务院秘书长等人在迎宾厅迎接客人,毛泽东和主宾席首长入席时,明快的欢迎曲在厅堂舒缓流出。稍后,仅有的两道热菜上桌,国宴气氛达到高潮。
孙应武:1948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少年开始学做菜。1964年,人民大会堂国宴厅在全国各地征调员工,孙应武入选,进入国宴厅做冷菜。1981年,人民大会堂改制,孙应武成为史上第一任人民大会堂国宴厅总厨,2007年退休后任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
奶油芦笋汤、中式豉椒牛排、栗茸酥金枪鱼卷、珍菌香瓜盅——这是奥运会闭幕式前,胡锦涛为参加闭幕式的外宾设的奥运国宴。
相比八菜一汤的纯中式“开国第一宴”,奥运国宴显得中西合璧。
60年的岁月里,饭菜的清香始终弥漫在大大小小的国宴中,却被宴会主人和客人的尊贵身份的光芒所遮挡。
国宴是外交活动的一部分,不能出半点差错,因为国宴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外交的顺利。孙应武担任总厨师长时曾奉献了诸多丰美的国宴。
拨开政治的风云变幻,国宴餐桌上,美食依然飘香。 [1] [2] [3] [4] [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