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以视讯连线的方式共同宣布,十月将在台北故宫开幕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正式开始布展,其中有三十七件文物向北京故宫借展。这将是故宫文物自一九四九年分离以来的首次聚首。
郑欣淼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指出,文化交流是两岸交流的根本。由于故宫的特殊地位和特殊影响,两个博物院的合作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具指标性意义,标志着两岸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否——国宝命运多舛
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家宫殿,故宫堪称中国最精湛文化艺术品的宝库。但历史上故宫文物却饱受掠夺侵占和颠沛流离之苦。
一九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利用各种机会进入皇宫抢劫;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大量国宝通过逊帝溥仪之手流失;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国宝又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蹂躏而经历了十年的漫漫南迁。
郑欣淼指出,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大胜利。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故宫文物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本身具有很高价值,更具政治上的意义,为任何珍宝所不能取代。
正因如此,一九四九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匆忙迁台时,特意将六十多万件南迁的故宫文物带走,并在台成立了“故宫博物院”。从此一个故宫,有了两个博物院,国宝分离,隔着海峡守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