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见证新中国60年巨变 |
2009-08-28 |
|
新华网北京8月27日电题:(经典中国·辉煌60年)“国门”见证新中国60年巨变
记者周英峰
平均每个工作日,验放102亿美元的进出口货物,验放145万人次的进出境旅客,征收36亿元人民币的税款……这是目前全国海关一天工作体现的几个平均数字。
|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胡锦涛赴新疆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29日国庆演练
28日20时起多路段禁行
tujian.org
重庆铲除"黑老大"肃清"内鬼"演绎"无间道"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部委:民族团结纳入高考范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公布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安排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在1950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刚刚超过10亿美元,海关全年监管进出境旅客500多万人次,全年海关税收为3.56亿元……
1949年10月25日,新中国海关正式成立。60年来,从沿海、沿江到沿边,从东部到中部内陆,从陆、海、空口岸到特殊监管区,“国门”目睹了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跨越发展。
深圳罗湖,中国海关最大的旅检口岸。上世纪60年代,入境的港澳同胞携带的多是大米、面粉,甚至晒干了的饭团。到了70年代,人们带的多是衣服布料。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藩篱式的“国门”消失了,畅顺的通关让中国人与世界的交流变得轻松。日均24万人次,单日数量最高纪录达39万人次,罗湖口岸成为全国客流量最大的旅客进出境口岸。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波移民潮着实惊人,举家搬迁的行李往往把通道挤得难以通行,一到大忙时节,旅检现场就像火车站,人山人海。”有着近30年海关旅检工作经历的拱北海关郭蕾回忆说。
数字显示,2008年全国海关监管进出境旅客超过3.6亿人次,这一数字比1950年增长70余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