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南部地区贫瘠土地开始“流金淌银” |
2009-08-28 |
|
新华网银川8月27日电(记者姜雪城)回族聚集的宁夏中南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趋利避害,全力推进特色资源向优势产业转化,一批扶贫产业相继崛起,扶贫工作逐渐变“输血型”为“造血型”,越来越多的回族、汉族农民从中受益。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8年超过10%,去年达到2614元,比上世纪末翻了一番多。
|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委员呼吁提高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29日天安门及其周边公交线路调整情况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产大地理发动机计划2016年取得适航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被网瘾”背后有没有可怕的利益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防止"保增长"与"调结构"出现"两张皮"
tujian.org
宁夏中南部地区虽然自古就有“苦瘠甲天下”之说,但区域内不乏比较特殊的气候资源:北部干旱风沙区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中部黄土丘陵区地理广阔,气候冷凉;南部土石山区降雨相对较多,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发展区域特色农牧业优势突出。
近年来,宁夏中南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践行科学发展观,把产业培育作为转变扶贫开发方式的重要途径,全力推进特色资源向优势产业转化,使原本贫瘠的地理开始“流金淌银”。
西吉县几乎年年春夏期间干旱,夏收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但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种植马铃薯。近年来,这个县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种植地理积,目前已稳定在百万亩以上,户均近15亩。这个县新营乡车路湾村农民袁久世说,去年他家种了10亩马铃薯,尽管因天旱减产,市场价格也不太好,可是总收入仍然达到5000多元,种1亩马铃薯的收入胜过种4亩麦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