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新华视点:一位中国农民的“三农日记”
2009-08-28

新华网西安8月27日电(“新华视点”记者万武义、宋振远、张军 ) 李家富,陕西省汉阴县太平村一位58岁的农民,他亲历了“大锅饭”、分田到户、取消农业税、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历史事件。自1976年3月,他每天坚持写日记。30多本厚厚的日记,记录了农民的苦辣与酸甜,记述了农业的曲折与跨越,记载了农村的凋敝与繁荣。

一位农民,以日记的形式,体察中国“三农”问题的经验得失,期盼60年风雨兼程的国家明天更美好。这样朴素的情怀打动了新华社记者,为此我们三下秦巴山区,与李家富畅谈,与太平村对话,试图循迹中国农村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关键词:“饥饿的记忆”——从“求神吃饱饭”到“分田奔小康”

[日记摘抄]1978年5月9日,李家富成亲后与父母分家,他在日记中列举了分家清单:“大米8斤,猪油1斤,菜油1斤,盐1斤,锄头2把,碗4个等等,另分得债务233元。”

“汉阴有个太平村,穷在山腰少人问,劳力日值六分钱,半数人家短油盐。”李家富记录说:当年“村民用土坯搭起老爷庙,跪求神灵降福。”

土地承包后,李家富记下村民的惊喜:“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但不知道咋冒出那么多粮食。家庭联产承包制成了农民的救星”。

[记者手记]记者25年前曾辗转山路采访过这个村12队,至今对村民郭长荣的“家境”记忆犹新:一口裂缝的铁锅,两只碗,一口空着的旧木箱,一把锄头,两根扁担,一床破烂棉套。吃的东西除了一堆土豆外没有一粒粮食。家中半岁的孩子张着嘴哭,却没有力气发声。那一刻,记者泪流满面。

2009年盛夏,记者再访太平村,已难寻“老爷庙”踪影。这里家家“食有肉、粮满囤”,一派喜人景象:有的忙着种大棚蔬菜、有的搞规模养牛养猪、有的正在轰鸣的工厂车间加工产品。提起饥饿,老年人当成“遥远的记忆”,年轻人一笑了之。但说起承包的土地,村民的那份眷恋仍沉甸甸的。

     相关链接
    ·广西“十项纪律”:防“大楼盖起来,干部倒
    ·对话首个反贪局三任局长:20年见证中国式反
    ·国务院法制办:编制土地城建等规划须征求公
    ·开放中国拥抱世界(经典中国·辉煌60年)
    ·詹国枢在人民日报社湖南分社成立暨揭牌仪式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就达赖抵台活动发表谈话
    ·人民日报社湖南分社揭牌成立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就达赖抵台活动发表谈话
    ·杨洁篪会见土耳其总理特别代表、国务部长恰
    ·武警宁夏总队小分队下基层慰问官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