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1977年:重启高考之门
2009-09-07


1978年3月拍摄的清华大学1977届的800多名新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tujian.org

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 1977年8月,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重启关闭10年之久高考之门的序幕,就在这次会议上拉开了。

座谈会上,一些高校代表对当时大学招生实行的“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提出异议。他们说,招生是保证大学学生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对原材料的检验一样。现在不是没有合格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现行招生制度招不到合格人才。因此,“十六字”方针不推倒,招生质量就得不到保证,“读书无用”的社会风气也不可能扭转。会议气氛热烈,一人陈词,群起共鸣。

代表们的发言引起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他果断决定,“十六字”方针必须推倒,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就从今年开始。邓小平的话语使与会者兴奋不已,全体代表起立鼓掌,掌声持续了好几分钟,连人民大会堂的工作人员也情不自禁地一起鼓起掌来。

邓小平在有关高等学校招收新生文件的送审稿中,对高考招生的政审条件作了大段删改。他明确指出: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在邓小平的推动下,教育部在1977年八九月间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并通过了这一意见。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0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就今年高等学校招生问题,教育部负责人答记者问》的报道,向全国人民正式公布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喜讯传来,举国振奋。历经岁月蹉跎的有志青年像是黑夜里突然看见了火光,他们热血沸腾,希望再起,不少人一时泪流满面,痛哭失声!“文化大革命”以来,他们的前程被严重地耽误了,他们要找回失落的梦想。

1977年冬天,570万年龄参差不齐的青年走进了高考考场。这次考试规模之大,不仅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最高纪录,亦堪称世界之最。由于没有足够的纸张印刷考卷,中央决定,暂时搁置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计划,调用纸张先行印刷高考试卷。

高考之门终于开启。在这个历史的拐点上,许多人的命运改变了。1978年春天,27.3万名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意气风发地踏进了大学校园。

高等学校招生进行严格考试,实现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基本上杜绝了“走后门”的现象。录取工作重在本人表现,上大学可以不受家庭问题的牵连,分明已经透出拨乱反正的气息。高等学校新的招生制度的实行,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中国重新开启高考之门,预示着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的来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李源潮:领导干部要洁身自好
    ·吴邦国委员长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国庆庆祝大会首场联合演练今晨结束
    ·春潮涌动时走来的“洋厂长”(与新中国同行
    ·新疆选派7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社区
    ·乌鲁木齐发出通告将依法严厉打击针刺伤害群
    ·七省区市联动保障首都国庆安保
    ·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永远是学生”
    ·吴邦国同巴哈马参众两院议长会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