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救助船(右一)喷水阻断“事故”货轮的毒气泄漏。当日上午9时,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上搜救演习在宁波——舟山港的佛渡水道海域正式开始。新华社记者
徐昱摄
新华网东海搜救演习现场9月4日电(记者冯源、章苒、张道生)4日9时整,随着演习总指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一声令下,东海上空升起3枚红色信号弹,新中国最大规模的海上搜救演习在东海海域拉开帷幕。
此次演习由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联合举办,共投入35艘船艇、3架飞机和参演人员上千名。它是我国首次由多部委参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桌面演习和浙江实战演习同步进行的大规模海上搜救演习,在参演力量、演习科目、指挥层次和技术保障等方面都创下我国历次海上演习之最。
演习在宁波-舟山港佛渡水道海域举行,模拟载有368名旅客和22名船员的客滚船“宁舟”号与一艘散装化学品船在9时许“碰撞”。散化船上50吨苯“泄漏”,4名船员“中毒”。液态苯挥发产生的“有毒气团”正向陆地“飘移”,“威胁”到当地1.6万名居民。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报后,决定启动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I级响应,成立总指挥部,并通知各成员单位启动应急联动响应预案,声势浩大的“海、陆、空”立体搜救演习迅即展开。
记者在现场看到,海巡艇、专业救助船以及海军、海警、海关、边防、渔政、海监等船艇及过往船舶在海面上展开扇形和平行线搜索。中国海事系统吨位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海巡31”艇担任现场指挥船,运用现代化监控设施,跟踪、监控“遇险”船舶,指挥参演船舶。
不到10分钟的时间,消防拖轮已靠上“宁舟”轮,穿上救生衣的旅客在船员组织下过驳。大型专业救助船靠近散化船,喷射水雾稀释“毒气”。危险化学品处置专家则乘坐快艇登上散化船指导“扑救”。当地政府迅速组织群众转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