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参考:这事靠谱吗? |
2009-09-07 |
|
新闻事件
近日,记者从吉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了解到,明年该省高考考生的电子档案中,将可能出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记录,综合素质评价有望成为高考录取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乌鲁木齐大规模群众聚集事件总体趋于缓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全球率先问世投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砸掉事业单位"铁饭碗"
也要砸掉"金饭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审计署5年来发布6千余篇审计结果
tujian.org
tujian.org
中国国情报告:在破解世界性难题中前进 tujian.org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从2007年开始,吉林省引入了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评价纳入电子档案。目前全省高中生的电子档案基础数据基本就绪。明年高考将迎来新课改的首批高中毕业生,学生电子档案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有可能影响其高考录取结果。据了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大项,细化为30个要素,采用等级和综合评语相结合的办法,以定性为主,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每学期评价一次,毕业前进行总评。
据介绍,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干扰,采集的学生综合素质数据一旦输入电子档案,就不能被轻易更改删除,如需修改,要按照程序进行报批,系统会留下签批、删改记录。
目前,方案已报送教育部等待审批,具体细节还在进一步完善中。
另据了解,在今年高考招生中,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投档考生中有十几人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低”而又不服从志愿调剂被退档,同时也有刚上投档线的考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高”被录取。 (记者李增辉)
这事,靠谱吗?
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博导 崔 刚
其实尝试综合素质评价本身是值得肯定的,是目前高考制度的补充。
但是我比较担心的是,综合素质评价是否科学、客观、公平? 连民族成分都能造假,何况是老师的评语,能有多大的公信力?
我在国外呆过,观察过他们的大学录取。他们也有类似中国的高考,美国有SAT,英国有A—LEVEL统一考试。这个成绩是大学录取的重要标准,此外,还要看历年成绩报告,看老师的推荐信,看是否具有一定特长等等,进行综合评判。但是欧美社会信用体制较完善,造假情况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