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规划将新增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1.7亿亩 |
2009-09-09 |
|
中国农业部和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发布《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规划提出,将建设600个保护性耕作工程区,面积总计2000万亩。预计到规划末期,全国可新增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1.7亿亩。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作为一项新型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在中国正被积极倡导和推行,呈现出规模化推进的良好势头。
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和节本增效为目标,以秸秆覆盖留茬还田、免少耕播种施肥复式作业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耕作方式。具有保护农田、减少扬尘、抗旱节水、培肥地力、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多种作用,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
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调研员李斯华介绍,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建立保护性耕作国家级示范县226个,省级示范县365个。保护性耕作实施总面积达近5000万亩,免耕播种面积1.38亿亩,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达到3.27亿亩。
由于种植模式复杂多样,配套机具更新难度较大,农民认知程度较低,技术支撑服务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中国保护性耕作普及速度较慢。目前,应用面积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规划提出,按照试点、示范、推广的步骤,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强化技术支撑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构建保护性耕作长效发展机制,引导农民主动自觉地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应用。
具体目标是:通过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保护性耕作支撑服务体系,建成600个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总规模2000万亩,占项目县总耕地面积的3.1%。通过项目建设与辐射带动,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约1.7亿亩,占中国北方15个相关省(区、市)及苏北、皖北总耕地面积的17%。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规划的实施,保护性耕作方式将得到大力推进,传统的耕习惯会得到进一步改变,农业生态环境也会得到改善。(梁瑾欢 董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