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英雄”王有德:我要做祖国的一粒绿色种子 |
2009-09-09 |
|
新华网银川9月8日电(记者
黄会清)他,长相平凡,说起话来没什么惊人之语,因为治沙成果显著,他获得的“英雄”“模范”等光荣称号有十几项,在他身边工作的人都敬仰他……
|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务院研究部署秋冬季甲型流感防控工作
tujian.org
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源潮开学讲话"此中有真意,细辨莫忘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土部部长徐绍史: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 tujian.org
乌鲁木齐市民期盼严惩“针扎”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北京公布国庆中秋放假安排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就是24年坚持治沙的“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兼白芨滩防沙林场党委书记、场长。王有德总是说:“我治沙不断取得成果的每一步,都是伴随着祖国不断进步而取得的。我要做祖国的一粒绿色种子。”
改革铺平治沙路
白芨滩林场建于1953年,位于毛乌素沙漠的西南边缘,是阻止沙漠向宁夏首府银川和黄河推进的一道屏障。
进入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的粗放管理和陈旧观念,让林场的林业生产徘徊不前,林地沙化严重,大片良田弃耕。职工一年中有7个月无事可做,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生活十分贫困,三分之二的人要求调走。
1985年3月,30岁的王有德临危受命,调任白芨滩林场副场长。“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年代。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一定要让场子活起来,让职工富起来,让沙漠绿起来!”改革林场现状的动力和改善职工生活的使命感汇聚成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在王有德心里萌动……
他力排众议在林场开始了三项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压缩非生产人员,精简后勤管理人员;二是取消生产第一线工人的工资级别,实行工效工资;三是将全场林业生产任务分解承包到职工手中自己完成,让工人“干自己的活,挣自己的钱”,彻底改变了过去“造林抚育靠民工,林场工人只带工”的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和效益的工作方式。
改革当年,全场完成造林5093亩,减少抚育成幼林费用2.5万元,实现纯收入9万多元,减去精简下来的12名后勤人员的8万元工资及其他费用支出,等于林场创收17万元。白芨滩林场实现了“起死回生”的大逆转。
国力强盛了 治沙有资本了
治沙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王有德带领全体职工,不等不靠,利用长年治沙练就的林业技术,成立公司参与绿化招标,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1994年,林场成立了专门承揽绿化工程的添保治沙公司,每年创收200多万元;1998年,林场成立灵武市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当年就实现利润分红20%,分红最高的职工收入8000元……近年来,先后有70多项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工程相继完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