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析中国道路的世界影响:不要回避也不要飘飘然 |
2009-09-08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对此既不要刻意回避,又不要飘飘然,甚至忘乎所以
自从2004年,一位叫乔舒亚·库珀·雷默的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问题后,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提法很快地流行起来。近几年,大凡影响大一点的国际研讨会都涉及中国话题,都要讨论“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问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tujian.org
温家宝向教师致问候 “永远是学生”
tujian.org
《朱镕基答记者问》出版幕后:保密的新书
新任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民所恨,除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北京录取参考:靠谱吗?
事业单位“三步”实施绩效工资 反响不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上海“巧妇”今昔透视民生变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近这一波热议“中国模式”,是伴随着各国共同抵御国际北京危机而来的。目前这一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上。一是中国的实力提高得很快,令人刮目相看;二是期待中国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中国经济一旦率先复苏,那么“中国模式”的世界影响将更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方学者和政要在谈到“中国模式”、中国实力、中国成就等问题时,尽量回避或有意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说明他们很难摆脱固有的价值观念和理论观点的束缚。其实他们所说的“中国模式”的世界影响,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观察近几年国外学者和政要对“中国模式”的议论,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对此,既不要刻意回避,又不要飘飘然,甚至忘乎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要作出如实的、谨慎的而又充分的估计,也就是说要全面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发展之路的魅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六十年来,中国发展之路的特点可以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加以概括。考察西方学者和政要近年来研究“中国模式”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三点是看好的。换言之,中国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之路,其魅力四射。
[1] [2] [3] [4] [5] [6] [7]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