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汉字“微调”三个没想到
2009-09-08

《通用规范汉字表》为期20天的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已经结束。其中对44个汉字字形写法的“微调”方案(下称“微调”)饱受非议。民意的“评判”将对“微调”的命运产生怎样的影响,还要等到教育部相关的司把接收到的意见汇总后上报,由高层最终定夺。

在这一切尚未见分晓之际,我们不妨帮助提出“微调”的专家梳理一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问题之一,起步于八年前的“微调”研究迄今已时过境迁。一个历时八载“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的“微调”项目,即便当初有足够的必要性,也会在历经近百个月后消解殆尽。犹如当年颇受关注的“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拿到今天来讨论已然不合时宜的道理一样。今天民众对教育的关注焦点之一是保障民生教育权益的诸多问题,如教育的不合理收费、高考的政策性加分、学术的不诚信、文凭学位证书的滥发之类。借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中文部主任丁启阵的话来说:“地上有西瓜不去捡,却津津乐道于捡芝麻。”民众对这个既没有及时转向又有避重就轻之嫌的“微调”研究当然啧有烦言。

问题之二,以为“微调”理由只要充分就能够畅行。很多民众不希望汉字字形出现变动,哪怕仅仅是“美容”,因为这会影响社会对整个汉字系统的约定俗成。30年前那个来去匆匆的汉字“二简”方案,尽管被及时废止体现了尊重民意,但还是给社会留下了伤痕。如今站在汉字规范的学术立场,专家提出的“微调”理由,缺少民众的认同,至少说明此前的听取民意是极不充分的。“在公众权利意识高涨的时代语境下,专家精英化的文化阐释权遭遇越来越频繁的民间挑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揭示的这个事实,表示对汉字规范的合不合理,已经进入了“不再由少数几个专家说了算”的时代。

问题之三,小“微调”存在大成本。专家一再表示,调整字形不会影响大家的书写与阅读。然而包括教科书、字典、图书、地图在内的所有出版物,以及路标、公交站牌、商业招牌等如果不按变形后的汉字修改,“微调”就失去了其权威的价值。还有户籍管理、海关、民航、邮政、银行、保险等社会公共服务的信息操作系统的文字修改,都存在极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人力成本。前些时热闹了一阵子的“石家庄市是否改名”的话题,终因专家估算“没有10亿元完不成改名”而止息。这个前车之覆应成为“微调”方案的后车之鉴。

对于以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的每一个人,无论境内海外、男女老少,无论文化高低、从事什么职业,不要说“微调”44个汉字字形,哪怕只是一个,都会触及他们的切身利益,牵动他们的情感神经。如何规范汉字,民意真的很重要。(文/周大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深圳新组建部门挂牌
    ·考试要突出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检测评价(
    ·每人每年660元,国家出!(政策解读)
    ·大庆精神代代传
    ·坚持“干什么、考什么”
    ·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温家宝重要批示精神全力
    ·山西太原设立“无会周”让干部抽身下基层
    ·六十年两度“闪光”(我和我的祖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拟提请十七届四
    ·中国人:活得更长身体更壮(经典中国·辉煌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