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来,中国物化成就有目共睹,但世道人心屡为有识者所忧,来自孔孟之乡的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教授包心鉴即为其中之一。在近日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他称,面对这些年出现的种种“前进中的问题”,要健全制度、调整政策;还要靠核心价值体系来凝聚人心,塑造共识。
“以人为本,民主公正”
“核心价值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包心鉴说,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维系社会成员的思想纽带,规范社会行为的价值导向,判断社会是非的价值尺度,惩恶扬善的锐利思想武器。
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心鉴说此举切为时需,当前还需进一步深化且简明化,提炼出其中的主线、本质。他认为,“以人为本,民主公正”是最本质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侧重于从社会主义性质和本质的层面界定核心价值;民主公正,则侧重于从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变革的层面来界定。
在他看来,去年汶川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实践,极其形象而又深刻地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人的生命至高无上,人的关爱至大无垠,人的创造至坚无穷。”
他心目中的“以人为本、民主公正”,主要反对的是“以官为本”、“以权力为本”。而社会上则有一种较流行的看法,认为当前价值观的混乱、道德的滑坡,主要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时期“泥沙俱下”所致,表现为“金本位”、个人利益至上等。他对此不认同,“只要不偷不抢,金本位并不可怕,与他人并无太多关涉。可怕的是权本位,它会伤及广大民众利益,它带来的异化、扭曲、倒退比金本位严重得多。”
回答现实问题才有说服力
当前,利益格局与思想认识多样化,呈现多变性、趋利性。执政党在承认思想多样化现实的合理性同时,亦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