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9月9日电(记者齐健)华中农业大学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的7名成员已“进驻”贵州省大方县的山村学校十多天,刚刚挥别母校的学生,如今站上讲台,即将迎来生平“第一个”教师节。
田甜是这一届支教团3男4女中的一员。8月26日,刚满23岁的田甜与同学们来到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他们接过上一批志愿者的接力棒,将在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和本禹希望小学任教一年。
2003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考取研究生后,山东青年徐本禹推迟入学到贵州支教,成为一名孤独的支教“志愿者”。2005年,徐本禹结束支教后,华中农业大学做出决定,每年在应届毕业生中招募志愿者,将支教行动延续下去。随后,志愿者们循着他的足迹,一批接一批来到大山里的乡村学校继续支教。
正值旱季,支教团面临的第一大难题便是用水。支教团团长陈立和另一个驻扎在本禹希望小学的张钢仁,隔天就要花40多分钟从两里地外的小水塘挑几桶水。
“当听到水塘里青蛙呱呱的叫,我和陈立也跟着笑了。”张钢仁说,虽然有点苦,但看到山里孩子们天真乐观的笑容,更多的是感动。
陈立说,团里的成员大多家里也比较贫困,一路走来,都很珍视这个回报社会的机会,“何况我们一年以后还要返校读研究生,大家都把这一年不长的时间,看作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
“不少学生早晨爬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来上课,回家以后还要放牛、挖土豆,比我们艰苦得多。”田甜说,因为上课错过赶场,他们已经断油几天了,于是拿出之前剩下的肥肉炼油做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