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9月9日专电 题:聚焦广西文化产业:从刘三姐“一枝独秀”到北部湾文化产业圈
记者张莺
作为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和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堪称“文化富矿”。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广西的文化名片由改革开放前的“一枝独秀”刘三姐,走向了集束式的“北部湾文化产业圈”,文化产业从规模到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改革开放前,几无产业可言,“刘三姐”演出占据广西文化的全部
“刘三姐”是广西持续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大、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在广西人民的心目中,“刘三姐”闪耀着半个世纪的光辉。
改革开放前,广西经济不发达,几乎没有文化产业可言,提起广西的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刘三姐”。
1959年,彩调剧《刘三姐》首次在南宁公演,立即轰动南宁,引起文艺界的高度关注;1960年4月,“刘三姐专题文艺会演”在南宁举行,演出了彩调剧、歌舞剧、歌剧、桂剧、木偶剧、壮剧等各种形式的《刘三姐》剧目共43场;1960年10月,《刘三姐》赴北京公演,随后在全国巡回演出,历时15个月,在24个省区市演出500多场,影响力遍及全国;1961年,电影《刘三姐》在国内外公映,很快风靡港、澳、台、日本和东南亚,海外掀起“刘三姐热”。
“刘三姐”的文化历史辉煌久远,但在那个年代,这仅仅是广西文化的一枝独秀。“那时候的演出都要靠政府拨款,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可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李建平说。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