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之一。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0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重大历史性跨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亿万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胆改革、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归纳起来,有六个方面的历史性跨越:一是农产品供给状况持续好转,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大幅提高,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世界不足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近21%人口的吃饭问题,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技术装备有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农业发展由粗放生产向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性跨越。2008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亿千瓦,是1978年的66倍;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比1978年提高24.8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三是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实现了农村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四是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实现了农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49年到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4761元。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五是农村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农村经济制度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六是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改善,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由二元结构向加快融合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业对外开放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意义。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增加农村消费和扩大内需创造了重要条件;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农村安定和谐,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主要是坚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坚持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最根本的是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并为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tujian.org 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连续出台了6个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就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形成了新时期比较完整的“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和政策体系。在这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的推动下,“三农”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今年以来,尽管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干旱等不利影响,农业农村经济依然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夏季粮油喜获丰收,农业各行业协调发展,农民继续增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城乡发展失衡仍然突出,最需要统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奋斗目标,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到2020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根据有关规划要求,2020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10800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2008年翻一番。如期实现发展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全面审视农业农村经济的阶段性特征,认真剖析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毫不松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推进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强化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tujian.org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开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tujian.org 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部署,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把新农村建设放到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大格局中,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在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tujian.org 要坚持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推进“三化”,核心是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关键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投入的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要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城镇化发展中,加快小城镇发展,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统筹“三化”中,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解决好农民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 tujian.org 要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阶段,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要在实践中科学把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一是从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缺的实际出发,始终坚持立足国内生产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的方针,切实保护资源,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从我国农户规模小、经营分散的实际出发,始终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三是从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的实际出发,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四是从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实际出发,继续稳定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努力构建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五是从我国破解城乡二元体制任务艰巨的实际出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六是从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融合日益加深的实际出发,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国内产业和供给安全;七是从我国农村地域广、农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多元模式。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现代农业政策体系、现代农业制度体系、现代农业人才支撑体系和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按照统筹兼顾原则,坚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取向。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要坚持稳定制度、强化责任、保护资源、补贴农民、投入农业、奖补大县、理顺价格、提升科技、统筹内外、健全法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农业部门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