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些地方的干部公选,普通百姓想搞明白很不容易,要参与就更困难了,但他们本应是最有发言权、决定权的。
9月14日《齐鲁晚报》报道,四川面向全国公开选拔79名县级领导干部的工作日前拉开序幕,据四川省公选办透露,这是继2007年之后,四川再次把公选县级领导干部的视野投向全国,并把资历条件适当放宽,变“从少数人中选人”为“从多数人中选人”,打破了“官中选官”的惯例。
通过公开的标准、透明的程序来选拔官员,比之少数人可以上下其手的暗箱操作,其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干部任命过程当中的腐败现象,官员的素质也更有保障。
不过,这次四川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也不是没有可议之处的。这是因为,总的来看,这次选拔,还是在“选谁”上做文章,而笔者认为,“谁选”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对领导干部来说,得到广泛认可是一个大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能力再强、素质再高,都没有什么太大意思。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制度设计,还是要解决“谁选”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则一通百通;反之,则无论在“选拔”方式上如何花样百出,总跳不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窠臼。
从报道披露的情况看,四川的这次公选采取测试与考察相结合的“3 2”模式,竞争者成为“县官”要过五关。“3”即综合素质测试、领导能力测试和结构化面试,“2”即满意度考评、实绩考评——如此复杂的程序,看得让人眼晕,但究竟哪个环节能让这些未来的县级领导被民众挑选一下,却语焉不详。从后面的报道看,似乎是在面试环节设置了“群众评委”,但“群众评委”是通过什么程序选拔的?代表性如何?都语焉不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些地方的干部公选,普通百姓想搞明白很不容易,要参与就更困难了,但他们本应是最有发言权、决定权的。只要我们能够跳出“选谁”的思维定式,在“谁选”的问题多做文章,开放公众参与,问题才会变得比较简单。(郭松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