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胡锦涛致信祝贺兰州大学建校100周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慈善捐款"四不见"被不方便的制度扼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家中央级媒体停办完善退出机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个性官员"越来越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宪法60年 人民权利越来越“厚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八个字从何而来?去查一查,还真的找不出它同哪一个“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何直接的瓜葛,相反,能够得出结论的,便是这八个字本属民谚。民谚者,民情也,有时还是民心的写照。当然,亦有民谚烙着深深的旧时代烙印不足为取者,比如那句众所周知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这八个字,可以说,便是民情民心的真实写照,是历史上人民群众盼望丰衣足食好日子的集体意志。

新中国这60年,便是中国民众在政府领导下,瞄准以吃穿二字为中心的丰衣足食的目标努力奋斗的60年,便是当代中国追求发展和进步的60年,便是我们着力寻求现代化建设道路的60年。

60年前的旧中国物质何其匮乏,“积贫积弱”四个字可谓真实写照。哀鸿遍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水深火热,这些词,构成旧中国民众生活的主基调。“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新中国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最直接的标志就是扬眉吐气地过上了有吃有穿的好日子。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巨变,这是一个旧时代的终结。60年来,为了民众的吃穿二字,为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一代代国人殚精竭虑,不懈努力;60年,沧海桑田,中国真正在经济上站立了起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物质第一性”原理决定的崇高追求与实现!落后就要挨打,贫穷自然也会备受欺凌,而这些“大道理”,都会无一例外地体现在“吃穿二字”之中的每一个小细节上。如今,国人前所未有地“有吃有穿”。请千万不要小看这四个字!不仅国内生活如此,即便国人出国,如今也不再囊中羞涩,反之,有时还极为阔绰,当然,其中的显富式狂妄、虚荣式非理性是决不足取的,但客观地看,这也是中国民生大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提高的充分表现!60年我们解决了“吃穿”两个字,这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两个字啊!弥足珍贵。这也是国人对于世界对于人类的贡献。毫无疑问,这条路,我国要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细究起来,较真起来,人生在世,当然不止“吃穿”这两个字,这是理性之结论。事实上,经过60年的洗礼,中国,不仅在物质层面,而且在精神层面也在发生巨变。当今正在进行的“文化产业建设”,政府推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努力,就是一个明证。也许可以这么说,中国,中国的民生,正在大步由“吃穿”二字的阶段,迈向“吃穿(衣食)住行玩”齐备的、更为高级的民生阶段。

且让我们共同努力。 (朽木)
为什么“吃穿”二字成民生硬道理不再受质疑
2009-09-22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这句话,一段时间是很受非议的,甚至被“批判得体无完肤”,指斥者说它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云云。斗转星移,时移世易。在回顾新中国60年风雨历程之际再来看看这句话,唯物地说,真的,它不失为传世真理——是的,60年,我们正是缘着这一既朴素又深刻的道理而实践;是的,60年,凡是沿着这八个字去运行的,民生则兴,反之必民生凋敞。

    上一篇:央视中秋晚会落户江西宜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中石化总裁王天普:“谁愿意赔钱垄断?”
    ·中央编办划分三部门对动漫网游市场执法职责
    ·为什么“吃穿”二字成民生硬道理不再受质疑
    ·央视中秋晚会落户江西宜春
    ·新词迭出记录时代变迁
    ·北京9月首份警情报告:国庆安保"惊雷行动"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2020年逾12万公里 基本现
    ·央视:柴静仍在正常工作 涉嫌受贿被捕是造
    ·沿海地区民工荒加剧 哪些原因让单位剃头挑
    ·载人空间站正立项审批 中国人十多年后将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