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吃穿”二字成民生硬道理不再受质疑 |
2009-09-22 |
|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这句话,一段时间是很受非议的,甚至被“批判得体无完肤”,指斥者说它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云云。斗转星移,时移世易。在回顾新中国60年风雨历程之际再来看看这句话,唯物地说,真的,它不失为传世真理——是的,60年,我们正是缘着这一既朴素又深刻的道理而实践;是的,60年,凡是沿着这八个字去运行的,民生则兴,反之必民生凋敞。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胡锦涛致信祝贺兰州大学建校100周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慈善捐款"四不见"被不方便的制度扼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家中央级媒体停办完善退出机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个性官员"越来越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宪法60年 人民权利越来越“厚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八个字从何而来?去查一查,还真的找不出它同哪一个“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何直接的瓜葛,相反,能够得出结论的,便是这八个字本属民谚。民谚者,民情也,有时还是民心的写照。当然,亦有民谚烙着深深的旧时代烙印不足为取者,比如那句众所周知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这八个字,可以说,便是民情民心的真实写照,是历史上人民群众盼望丰衣足食好日子的集体意志。
新中国这60年,便是中国民众在政府领导下,瞄准以吃穿二字为中心的丰衣足食的目标努力奋斗的60年,便是当代中国追求发展和进步的60年,便是我们着力寻求现代化建设道路的60年。
60年前的旧中国物质何其匮乏,“积贫积弱”四个字可谓真实写照。哀鸿遍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水深火热,这些词,构成旧中国民众生活的主基调。“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新中国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最直接的标志就是扬眉吐气地过上了有吃有穿的好日子。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巨变,这是一个旧时代的终结。60年来,为了民众的吃穿二字,为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一代代国人殚精竭虑,不懈努力;60年,沧海桑田,中国真正在经济上站立了起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物质第一性”原理决定的崇高追求与实现!落后就要挨打,贫穷自然也会备受欺凌,而这些“大道理”,都会无一例外地体现在“吃穿二字”之中的每一个小细节上。如今,国人前所未有地“有吃有穿”。请千万不要小看这四个字!不仅国内生活如此,即便国人出国,如今也不再囊中羞涩,反之,有时还极为阔绰,当然,其中的显富式狂妄、虚荣式非理性是决不足取的,但客观地看,这也是中国民生大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提高的充分表现!60年我们解决了“吃穿”两个字,这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两个字啊!弥足珍贵。这也是国人对于世界对于人类的贡献。毫无疑问,这条路,我国要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细究起来,较真起来,人生在世,当然不止“吃穿”这两个字,这是理性之结论。事实上,经过60年的洗礼,中国,不仅在物质层面,而且在精神层面也在发生巨变。当今正在进行的“文化产业建设”,政府推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努力,就是一个明证。也许可以这么说,中国,中国的民生,正在大步由“吃穿”二字的阶段,迈向“吃穿(衣食)住行玩”齐备的、更为高级的民生阶段。
且让我们共同努力。 (朽木)
|
|
|
|
|